公共图书馆面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 2017-05-04 10:03:04 浏览:3919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终身教育的场所,担负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而在当今社会存在着一大批聋哑人、失业者、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他们在文化与信息方面处于劣势。本文论述了弱势群体的概念及类型,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开展知识援助的必要性,最后就公共图书馆如何构建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服务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弱势群体 知识援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我们的社会结构发生两级趋势的变化,社会失业、贫富差距拉大,弱势群体也随之产生。它造成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且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也强调:“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弱势群体服务问题逐渐走进图书馆人的视野。公共图书馆利用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关注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保障弱势群体的文化平等权,这是作为公益性图书馆应尽的职责。

1 弱势群体的界定和类型

1.1弱势群体的界定

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又称社会脆弱群体。其定义有多种。郑杭生在《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一书中提出:“弱势群体是指凭借自身力量难以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困难者群体。”陈其文在《社会弱者论》中认为:“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邓伟志在《让“弱势群体”从弱到强》一文中认为:“弱势群体是指创造财富聚敛财富能力较弱,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活能力较差的人群。”这些定义虽然措辞不同, 但有其相似之处[1]。综合以上定义,笔者认为,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来自各种客观条件(自身或社会环境)的限制,在权力和权利方面、发展的机遇方面、生活的物质条件方面不具备任何优势的人们。他们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都处于劣势,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是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1.2弱势群体的类型

弱势群体其中的“弱势”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特征: 一是他们的物质生活处于较贫困状态;二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三是在社会和政治层面, 他们往往处于边缘地带。可以将他们分为两种类型: 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2], 具体由三个部分人群构成。

1.2.1进入城市的农民工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速、人们思想观念转变, 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年轻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 成为“打工仔”、“打工妹”。他们往往享受不到城市社会的各种福利待遇, 如得不到失业救济,享受不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遇到麻烦时得不到公平对待,如此等等。农民工干的是最脏、最累、最险的活儿,而所得微薄, 甚至工钱也被包工头、企业主侵吞或拖欠。

1.2.2就业困难的劳动者

这类人是社会转型中产生的失业下岗人员以及城市原有剩余劳动力、待业人员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由于年龄偏大、专业冷门、掌握技能单一等, 处于劣势地位,往往被边缘化。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失业人数逐年增加, 这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2.3传统的弱势群体

主要是指由自身因素而形成的特殊群体,包括残疾群体、孤寡无助群体、未成年人群体、老年人群体等。据统计,我国残疾人达6000万, 老年人1.3 亿, 17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已超过 3.67亿,他们在社会中构成相对弱小的一族。

2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必要性

2.1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能

图书馆服务的理念首先应该是对所有的利用者提供平等的服务。 享受图书馆的服务是全体公民的权利。特别是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 公益性是其创立的理念基础,对全体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是其根本方向。在国际图联于1994年修订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公共图书馆是各地通向知识之门,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生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公共图书馆应该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种或社会地位,向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服务,还必须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利用其正常的服务和资料的人,如语言尚处于少数的人、残疾人或住院人及在押犯人等提供特殊的服务与资源。在国际图联于1999年发表的《图书馆与智力自由宣言》中宣称:“每个人都有了解、表达、传播、创造知识的自由权利,而保障这些权利就成为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核心职责”[3]。从宣言中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人们利用公共图书馆,不是获得恩赐而是享受福利,而是实现社会和个人基本价值的一种权利。国际图联并成立了“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服务部“专门为利用图书馆有困难的人群服务。

2.2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图书馆事业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始终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 传播和延续, 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这其中所贯穿的就是图书馆所固有的人文精神。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就是图书馆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蕴含的承认、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 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是具体化了的人文精神。因此, 弱势群体作为需要救助的特殊群体,更需要知识的帮助,公共图书馆应该以人文精神指引弱势群体的思想,使人文精神在信息时代焕发出新光彩,让人文精神为图书馆事业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2.3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纵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与观点,我们可以发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诸方面内涵之中无不内在地蕴涵着文化的发展。可以说,离开文化的发展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4]。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渠道,对弱势群体实施知识援助,一方面能使弱势群体通过提高生存技能进而解除困境,另一方面能使其开展自主学习从而促使弱势群体有能力、有渠道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并实现群体权利的提升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3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措施

3.1制定向弱势群体倾斜的法律援助政策

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政策支持分三个层次进行。国家宏观层面,在相应的法律体系当中要突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内涵,保障弱势群体的民主权利。特别是在教育公平、知识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方面要加强立法,有效的去除造成弱势群体知识贫瘠的政策原因,实现知识资源的在社会层面的公平配给。图书馆行业中观层面,公共图书馆要针对弱势群体制订行业性的服务规范,将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纳入到公共图书馆的日常业务流程,在行风建设上强化对弱势群体的服务意识,明确知识援助的职能,使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实施知识援助,有明确、可操作性的办法可依。微观层面,公共图书馆内部要制定针对弱势群体的规章制度。一方面简化借阅手续,针对弱势群体减免办证费用;另一方面,实行类似于 “导诊”、“导购”的“导阅”制度,帮助弱势群体顺畅的利用图书资源,消除利用焦虑心理。此外,针对弱势群体的人性化服务制度,应根据不同实际情况制订特色的服务规范,用无障碍服务体现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5]。

3.2加强图书馆设施建设

公共图书馆要在建筑、设施、设备上为弱势群体考虑,伟残疾人设立无障碍通道,为盲人提供文字、读书装置等。同时,应加强和改进网络基础设备建设,使弱势群体免费享受与其他人群同样的信息接触机会。如:对于肢体残障者,应考虑如何在传统的键盘和鼠标操作下,通过优化功能设计,尽量减少敲击键盘和利用鼠标的次数,并提供必要地容错机制来方便残障读者。而对于视觉残障者,针对他们只能依靠读屏软件以听力方式来利用数字图书馆的实际,要考虑改进用非视听视觉方式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其内容,以方便视障用户。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设立了盲人图书馆,里面设有盲人专用电脑,使盲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打字、上网冲浪和阅览电子信息。

3.3提高为弱势群体的服务意识

为确保弱势群体读者能自由、平等的享用信息资源,图书馆应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服务意识。但弱势群体具有脆弱、敏感等心理特点,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为其服务过程中要端正思想,研究特殊读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行为,为他们投入一份深厚的感情和关怀,努力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温馨、平等的文化环境,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神圣的平等权利,没有歧视、没有等级、没有压抑,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让他们把图书馆当成真正的精神家园。

3.4为弱势群体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

弱势群体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信息闭塞由此而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图书馆是社会的信息库,是政府决策机关的智囊团,是普通百姓 的良师益友。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对弱势读者能起到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的作用。很多下岗失业人员对政策法规知之甚少,不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政策规定,在自身合法利益受侵犯时,不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有时还会因不懂法而做出违法的事[6]。弱势群体中多数人存在治病难的情况,享受不到公费医疗福利,由于得不到疾病防治、卫生保健、药品和医疗机构的信息,很容易上当受骗,损失钱财。所以,弱势群体需要帮助,需要指导。图书馆的咨询服务用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众多的检索途径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弱势群体提供第一手的文献资料,供其参考决策;为受侵害者提供法律帮助、为失学者提供免费学习机会、为失业者作就业前指导,为病者提供医疗咨询、为生活失足者指出正确生活之路。一条法规、一条信息、甚至一个电话号码,一篇短文,有时对弱势读者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5发挥社会教育中心职能,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培训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 要把社会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图书馆可在文化知识讲座、 科技讲座、 文学讲座的基础上,结合弱势群体人群的特点,开展一些旨在解决他们各种问题的讲座活动,传授行业知识,讲解就业政策等。

3.6建立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长效机制。

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是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层面的公益事业。一方面要从制度、措施等层面加强知识援助的连续性,杜绝知识援助一窝蜂、应付任务等现象;另一方面,要建立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考评机制,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保证知识援助的质量和效果;此外,探讨社会合作机制,形成全社会的知识援助体系,在整个社会层面,形成获取知识、传播知识、分享知识、创造知识的热潮。

4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弱势群体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公共图书馆必须重视为弱势群体服务,完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只有让弱势群体也能感受到文化的“关爱”,我们的文化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谭祥金.公共图书馆要关注弱势群体[J].图书馆论坛,2002,(10)

[2] 冯书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J].人民论坛,2005(2)

[3] 谭英.弱势群体呼唤公共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4(3)

[4] 刘丽丽.浅谈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

[5] 王筱雯.以知识援助构建公共图书馆的弱势群体服务体系[J].图书与情报,2006(2)

[6] 刘虹毓.试论公共图书馆进行知识援助的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2,(5)

(本文表于2014年《图书馆员与社会发展创新——第十三届中国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并获2014山东省图书馆学会第二十一次征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