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免费服务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 2017-05-08 10:08:26 浏览:4042

[摘要] 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是《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图书馆总分馆制的要求,并且明确指出“县图书馆要逐步实行分管制,丰富藏书量,形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的图书配送体系,充分发挥县图书馆对乡镇、村图书室的辐射作用,促进县、乡图书文献共享”。总分馆体系是县级图书馆实施免费开放的必然选择,免费开放的资金支持,为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奠定了经费基础。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 免费服务

1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含义

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是指以县图书馆为中心馆(总馆)、乡镇(街道)图

书馆为分馆、村(社区)图书馆(室)为服务站点的三级图书馆布局模式和管理体制,它是实现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全覆盖的有效形式。需要指出的是,在总分馆体系中的县级图书馆分馆,不仅应包括社区乡镇的图书馆,还应涵盖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站点等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基层图书馆服务网点。这种由“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图书馆构成的服务体系,能够较好地实现图书馆资源的优化配置, 方便地满足基层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

我国基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类似总分馆制的图书馆体系,如北京市深入到乡镇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系统、天津市的“延伸服务”、上海市深入到街道社区的图书馆一卡通、广东省无处不在的流动图书馆、深圳市和东莞市的图书馆之城、佛山市的联合图书馆、杭州市的连接每个街道的“一证通”工程、嘉兴和苏州的图书馆总分馆制等。但就全国整体来看,以县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体系建设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因此,大力宣传和推广以县图书馆为中心、以乡镇(街道)图书馆为分馆、村(社区)图书馆(室)为服务站点的基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应该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县级以下基层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方向。

2 县级图书馆实施总分馆制应注意的问题

2.1 资源配置应优化合理

考虑到我国县级图书馆的现状,各县级图书馆首先应坚持资源建设中分馆与总馆多领域、多层次的互补与共享。其次需要总馆对分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数目数据、期刊目录进行整合,形成总分馆制下所有分馆统一的书目数据检索系统和期刊联合目录,加强与各成员馆信息咨询部、采访部开发数字文献及在新书订购中及时沟通、交流信息的机制,成立由省或市总馆、县分馆组成的总分馆制协调委员会,全面协调、合理配置各馆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互通有无。

2.2 书目数据库建设应规范化、标准化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以书目数据的高质量为前提的,如没有规范,一致的书目数据作前提条件,自动化系统就无法高速运转,总分馆制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将无法实现,由于数据库类型的多样化和应用环境的不同,目前,在县级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所建书目数据库数据内容参差不一、采编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等、执行标准不统一、数据建设质量不高、制作数据速度慢等问题,既影响读者的检全率、检准率,也影响图书馆采编人员套录数据的取舍规范,难以统一。总馆应加强上传联机编目数据的质量监控工作,及时对各成员馆著录的书目数据进行在线指导,不断提高各成员馆采编、标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不断完善联机编目数据的书目质量,为总分馆制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打下牢固基础。

3 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运行的具体措施

在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建设中,政府应当承担建设主体的责任,在资金、人员、资源等方面予以支持。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总分馆体系建设又不能依赖县一级政府来解决所有问题。建设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我们提倡以县为主导,充分发挥乡(街道)、村(社区)的作用。具体运行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中心馆的协调功能

在县中心馆—乡镇(街道)分馆—村(社区)服务站点三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模式中,分馆隶属于总馆,服务站点隶属于分馆,要保持县中心馆—乡镇(街道)分馆—村(社区)分馆的良好运行,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权威的机构来加以协调,以确保其得到健康、规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县中心馆在这里就不仅仅只是一个“资源总馆”,同时还应承担起对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图书馆的协调职能,以保障基层图书馆的良好运行和持续发展。在德国,图书馆界有一个“咨询文员会”,它是专业化的规划、执行、协调机构,专门负责指导德国县乡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很有成效。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咨询文员会”的经验,由县中心馆结合本县具体情况,对基层图书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对基层图书馆的发展进行科学指导。县中心馆要协助当地政府妥善处理好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图书馆运行中出现的人员、资金、文献资源等问题,特别是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图书馆的定期信息反馈和评估,使基层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能够得打及时的发现和解决。

3.2实行多元灵活的办馆模式

多元办馆模式是指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图书馆建设中坚持政府为建设主体的同时,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例如我国闽浙沿海地区积极吸收侨胞募捐的社会资金来兴办基层图书馆;处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园区的社区积极吸收企业的资金来支持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地处青海、甘肃、贵州等边远地区的乡镇积极申请青树教育基金、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中国移动基金等基金的支持来建设基层图书馆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基层图书馆建设的主体依靠政府,同时将多元化的社会力量作为辅助,基层图书馆就可以实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基层图书馆在资源上,可以将普适资源与本地特色资源有机整合,将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文化共享工程资源有机整合,从而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在服务渠道上,可以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广泛协作,从而能够以多种方式提供服务。通过发挥图书馆整合信息资源与服务特长,基层图书馆也可以相应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

3.3 基层读者的服务工作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接受图书馆的服务。而县级图书馆所强调的就是要面向基层群众,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服务活动吸引群众利用图书馆。为此,图书馆必须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要深入基层了解读者需求。一般来说,基层图书馆不承担文献保存、学术研究等职能,而基本阅读服务、社区信息服务、文化消遣和社会教育功能则较为重要。基层图书馆要适时根据读者的需求,调整自己的主要任务和职能,例如乡、村基层图书馆,可以结合农时邀请农技人员开展科技知识讲座,帮助农民科学种植、增产增收。只有这种体现了灵活运作、尊重读者个性发展、满足读者特殊需求特点的基层图书馆,才有可能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也才能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4 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免费服务相结合

2011年1月26日,文化部、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随后,财政部又就免费开放经费保障工作发出了通知。

4.1 免费服务要着眼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图书馆工作者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做出的卓越贡献,总分馆体系则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理想境界,这种方式,对免费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10年10月,文化部在云南昆明召开了“全国村级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同年12月,中宣部和文化部在河北霸州召开了“全国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2011年6月初,中宣部和文化部又在山东烟台召开“全国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烟台会议上,蔡武部长强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要着眼全局,实现中心下移,抓住市、县、乡、村四级文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蔡部长指出,文化部十二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布局、合理配置、科学组合,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文化实惠,推动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见,文化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思路是清晰的,《意见》的出台是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局出发的,规定的免费开放资金,不是县级图书馆用来自扫门前雪的,这笔资金使用,应该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在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思路下,理解和思考问题。如果将免费开放理解为降低图书馆门槛,把该经费补助简单地用来增加购书费用和日常费用,而不去构建图书服务体系,那么,我们就地无法践行均等服务的行业承诺,无法实现全覆盖的宏伟目标,失去整个行业发展的大好机会,再次沦为边缘。

4.2 推行以县图书馆为总馆,文化站为分馆的总分馆制

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视觉,我们认为,总分馆制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实施免费开放的必然选择。总分馆制有利于实现文献资源互补及共享,能有效地减少重复建设和重复劳动,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购书经费紧张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辐射力、资源利用率以及服务能力。正因为如此,邱冠华、于良芝等人在《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与体系建设研究》中指出:在现有政府行政体制中,县政府比较适合成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直接责任者,一方面,在这些区域设置的图书馆群的规模比较适中,便于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对该图书馆群的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规模经济效果,节省成本。建议“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建设总分馆体系,按人口合理规划和布局固定图书馆以及流动图书馆的停靠点,逐步地、因地制宜地建成覆盖全辖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建设以县馆为总馆,以乡镇文化站为分馆的总分馆制的条件已经具备。第一,《意见》规定,中西部县级馆每年由中央财政补助20万,乡镇文化站每年补助5万,这样的资金支持力度,为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奠定了经费基础;第二,中宣部、中编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核定:县、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每个文化站不少于2人,这些编制,建设分馆时可以统筹考虑;第三,分馆场地可以与乡镇协商解决。县级以下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和功能,中宣部和文化部要求“到2015年,在全国所有乡镇和街道建立起公共电子阅览室,要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县级以上公共文化机构要建成网络服务平台,将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纳入共享工程建设体系。这些要求,会逐步进入对乡镇干部的考核程序之中,当地干部会逐步有所认识和觉悟,只要我们取得乡镇的理解和支持,场地问题并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第四,分馆人员的培训,可以通过县馆加以解决,县馆没有力量的,也可以通过当地市级馆和省馆集中培训。

参考文献:

【1】 王乐群.浅论基于总分馆制的县-乡镇(村)图书馆服务网络构建【J】.图书馆论坛,2007(5)

【2】 邱冠华.苏州城区总分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9(1)

【3】 王学熙.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2)

(本文被评为“鲁、皖、豫三省图书馆学会学术交流研讨会征文”二等奖)。